bat365官方登录中文
首席科学家裴东的核桃情缘
时间:2024-01-16 来源:院办 人事处 林业所 拟稿人:宋平 白永超 马庆 图片:林业所 审核人:王秋丽 责任编辑:宋平 点击:

“核桃技术创新要在生产一线找问题、解难题,为农民办实事、解民忧。”这是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首席科学家裴东工作30多年来始终不变的信条。

裴东,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林业研究所研究员。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,她一直从事核桃良种培育研究和科技推广工作,足迹踏遍了全国22个省(区、市)的所有核桃产区和分布区。她带领核桃产业基础研究团队,在奋力科研攻关的同时,以核桃生态型经济产业发展为目标,以造福基层百姓为己任,将先进种植和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,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,在决胜脱贫攻坚、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上,展现了林草科技工作者的担当与作为。

裴东(右一)踏遍全国22个省(区、市)的所有核桃产区和分布区,带领团队将先进种植和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,让我国核桃科研进入国际领先行列,深受核桃产区群众的尊重和爱戴

抓住根本,强化核桃基础研究创新

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的核桃产业基础研究团队,是由奚声珂研究员创建的。经过一代又一代传承接力,目前团队由裴东带领,现已成为世界最强核桃研究团队之一。团队先后承担了10余项国家级重大项目,针对核桃产业发展瓶颈问题逐一攻关,使我国核桃科研进入国际领先行列。

“北方早实核桃16个新品种选育”是奚声珂带领团队于1991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,培育出的早实新品种结果周期大大缩短,3—5年就可实现早实丰产、稳产,选育的早实核桃良种现已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栽品种,近20年已推广种植2000万亩。

 

2020年10月,裴东(左一)在阿克苏地区拍摄核桃焦叶症树体的土壤剖面(高智辉 摄)

裴东表示,核桃早实丰产为林农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效益。但长期种植,其早衰和病害的问题不断显现,而且问题越来越突出。如果不加以解决,林农的前期投入可能就会全部断送。因此,要想实现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,基础研究是根本。

在裴东的带领下,团队创新开展核桃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研究,获得了核桃染色体水平高质量基因组序列图谱,发现两个远缘亚基因组,且组间同源区域基因出现系统性丢失或移除这一重要进化现象。此外,还发现泡核桃自交后代性状显著分离,基因组趋向纯合,诠释了早实核桃产生机制,为育种提供了新策略。经过近30年不懈努力,团队突破核桃远缘杂交不亲和瓶颈,选育出首批高亲和力抗逆杂种砧木良种,有效解决了早实品种早衰和根部病害难题。

此外,团队还创建了核桃等难生根树木扦插繁殖理论和技术体系,首创埋干复幼扦插新技术,在23种难生根树种上均获得80%以上生根率,获得2项发明专利;率先开展了核桃高效优质丰产集成技术研究,在新疆推广应用,种植效果赶超国际先进水平,推动我国核桃坚果走向世界交易市场;构建了核桃栽培区域化和品质区域化指标体系,研发出核桃生产的首个行业标准综合体,研制出具中国特色的浅山丘陵区果材兼用型栽培模式。

2020年10月,裴东带领团队在新疆和田地区采集核桃焦叶症样品(白永超 摄)

这些核桃科研成果推广面积3115.5万亩,盛果期平均坚果产量由每亩24.9公斤提高到每亩98公斤,产生了显著经济、生态和社会效益。裴东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。团队先后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,出版《中国核桃种质资源》等学术专著3部,修订国际核桃新品种DUS测试标准1项,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5项,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。

“科学研究要讲传承,尤其是咱们林业。一棵树从苗期长大成材少说也要十几年,选育出一个好品种可能要付出两代科研人的心血,这对我们科研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所以,在我们这个领域做研究,没有前人的积累,不重视传承是很难出真正的好成果的。”每每谈到裴东自身为我国核桃产业作出的贡献时,她总是先给大家分享前人的贡献,并表示:“我只是在奚声珂老师研究的基础上,带领团队往前走了一小步。”

2023年4月,裴东在阿克苏温宿县红旗坡核桃园内进行杂交套袋试验(李宝鑫 摄)

服务林农,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

在林业行业做研究,只蹲在实验室里是不行的,要走出去,跟农民打成一片。既要把先进的技术理念手把手地传授给他们,也要谦虚地向农民朋友们学习他们的经验智慧,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我们的技术方法,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农民信得过、用得上的真技术。这是裴东研究员长期蹲守在田间地头最大的感悟。

核桃结果周期长、产量低、商品品质差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山区农民,也困扰着科研团队。为了找到核桃良种,找准生产上真正的问题,裴东经常在一个地方一蹲就是大半年。如今,新疆已成为裴东研究员的“半个故乡”。

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核桃商品果产区之一,产量约占全国核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,主产区核桃种植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。然而,近年来核桃焦叶症在南疆主产区大面积发生,中、重度焦叶症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每亩数千元。裴东带领团队于2016年至2020年多次赴疆,针对核桃焦叶症开展攻关,系统地跟踪观测与分析,全面了解病症特点、发生规律和危害等级。最终,团队确定了分级诊断方案,实现了室内病征模拟,在此基础上精心制定了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方案,终于解决了这一“卡脖子”难题。

由于贡献突出,裴东获评我院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,团队也多次获评科技服务优秀团队。他们的科技成果直接让农民经济收益提高3倍以上,使核桃成为真正的“致富果”。

裴东也成了备受山区农民尊重和欢迎的核桃专家。四川凉山彝族群众还给她起了一个彝族名字——玛维尔,寓意圣花、索玛花。河北涞水的群众每年都送来他们自产的核桃和地瓜,真诚地表达对裴东的爱戴和感激之情。还有农民量着裴东在泥地里留下的脚印,偷偷给她做了棉鞋。

“这双鞋温暖着我,也时刻提醒着我,农民盼望的是专家可以去他们的核桃园多做一点事情,不要辜负他们的心意。”裴东说。

裴东团队培育的核桃良种结出的果实

做强产业,小核桃变身致富“金核桃”

让优良品种和实用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,销售端的“最后一公里”至关重要。

有一年,云南核桃传统主产区之一云龙县,由于种植管理粗放、销售信息不对称、加工能力不足等原因,核桃出现滞销。云龙县核桃种植面积近130万亩,80%以上的农户都种植核桃,增产不增收将极大挫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。听到这一消息后,裴东立刻启程前往,深入云龙县核桃种植主要乡镇了解情况。

根据实地调研,裴东起草了一份关于设立“微型工厂”的调研报告,希望有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项资金,在落后山区就近投资建造核桃微型加工厂。一来可以让农民在收获季节相互合作,将自家的核桃进行初加工,改善品相、增加商品价值、提高议价能力;二来微型加工厂的投资成本低,对于农民来说易操作,去除核桃鲜皮将减轻果实三分之二的重量,也可以大大降低集中加工的运输成本,解决农民心坎上的大问题。

在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,为了让当地丰收的铁核桃卖个好价钱,裴东给京东和洽洽两家公司牵线搭桥,促成两家联手推出“让核桃走出大山——东洽果园”产业扶贫公益项目,打造“东洽果园”旗下的第一款坚果特色产品——平石头村铁核桃,真正让核桃走出了大山。

裴东还作为发起人之一,推动核桃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挂牌成立。这是国家林草局批准成立的林草国家创新联盟中挂牌运行的第一家。她希望借助这一平台,打造产学研一体的核桃产业科技创新合作组织,持续助力林农增收致富,推动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。